
文由电影而起,却不想写电影了。
《Frost/Nixon》的结果让我很吃惊的一点是在美国也不可能大范围的放映,只能在有限的院线上。从导演到演员汇集如此众多优秀人物的作品在本土也只能遵循这样的规则。对于好莱坞所拍摄的政治题材电影,我一直都在以很苛刻的眼光来看,可能是出于三十多看来祖国所给的教育所赐。而另一方面,我总是希望从我们的政治对立面那边看到更为客观的观察视角与政治叙述,这一点上我觉得《Frost/Nixon》没有让人失望。尽管最后那一段高潮部份所伴随着的粉饰让我过于有些敏感了。
演Nixon的Frank Langella演的真的是很好。真实的人物也不会有他那样的气势。这些老戏骨们真的从未让我失望过。几乎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里总是有这样一位值得让人尊重的老演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声名狼籍》里扮演卡波特的Toby Jones也客串了一个角色。一个很重要的配角。
片中不一止一次提到Nixon与Chairman Mao的外交事件,而且是作为尼克松的功绩之一,这样的提及让我欣喜的看到美国主流社会真正重视中国的佐证。
涉及到这样的题材,我忍不住的总是会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来对比。抛开我们好的那一面不说,我一直渴望我们的环境有一个可以据理力争的条件,虽然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但是总是会想象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个人对于错误的粉饰其实是很容易被剥开的,但是一个集体为了一个人所做的粉饰想象被剥开就并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这个集体掌握着绝对话语权的时候,真相只会被长时间的掩盖。对于电影里的一个疑问,做为一个被近辞职的总统,为什么会为了60万美元的出场费冒如此巨大的风险,要不就是他下台之后的生活没有着落。这一点就我来看是不能成立的。那么最终让Nixon说真那些话的理由莫非就是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里真的需要一次诚实的机会。往浅了看,那是Nixon本人的内心负疚感所至,往深了看,那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迫于外界和民众的压力,他如此艰韧的内心其实也是要有一个机会来释放压力的。更简单一点说,那就是人民有知道真相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实施是受到保障并得到尊重的。这一点,我们真的差得太远。
难道Nixon就没能功绩吗,换做我们,也许他的功绩就可以用来抵消他所犯下的错误。但是很显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是两种结果,于Nixon,他的人民需要而且可以理直气壮的让他为所犯下的错误道歉,我们则是被要求只去瞻仰功绩。
在一个有效的体制下,如果所有人都被要求说一个谎言,那这个谎言在这个体制下往往就变成事实或真理了。而我们则可以幸运地在这一个“没有谎言”的的环境中生活。因为那些都是我们被动笃信的真实。
Jon Jan.13.200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