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009

不老的电影



这是Bernardo Bertolucci(贝纳托.贝托鲁奇)大师的电影,能拍出这样电影的人,估计不是大师都不行。影片片长超过三小时,不是被常人熟知的《海上钢琴师》,和《1900》相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当然两部电影也没有可比性,最重要的也在于拍摄时间上的巨大差异。

《1900》拍于1976年,跟我一样大,电影的另外一个名称叫《新纪元》,只不过这名字也就是有些人这样称呼罢了,实际上要找到这部电影如果用《新纪元》来找的话,估计是没什么希望的。《1900》在国外也长期被禁演,因此他的影响力一直极为有限,当人们都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早已经过一部电影的黄金时期。所以也就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悉心收藏。

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的名头自不必说,两位主演现在看来更是无以伦比,一个是影史十大表演艺术家之首的Robert De Niro (罗伯特.德.尼罗),另一个是法国国宝级的电影表演艺术家Gérard Depardieu(杰拉尔德帕迪约),试想这两人同时出现在一部影片中,估计这样的搭配一辈子也没有几次。除了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外,1976年时两人年轻的样貌在上面这张海报有目共睹的。岁月流转,32年过去了,当两人拍电影都不是为了生活所需,而纯粹只是享受电影时,却早已不在年轻。

另外值得一提演员还有Donald Sutherland(唐纳德.萨瑟兰),如果提到他我们还不是很熟悉的话,那提到他儿子Kiefer Sutherland(基弗.萨瑟兰)估计就无人不知了,《24小时》剧集里的男一号,只不过这儿子除了这部剧集似乎鲜少有值得称道的作品,而《24小时》甚至连电影都不是,相较于他的父亲Donald Sutherland,这位好莱坞40年来德高望重最受人称道的演员,Kiefer Sutherland也许终其一生也只能是望其项背,只是现在我们这一辈人里大多记住的只是基弗,不是唐纳德。而唐纳德这样的大人物在《1900》里,却也只能是配角。

现在说说影片本身,《1900》被禁如此长的时间,外在的理由除了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一贯以来狂放的风格原因外,估计或多或少也有些政治上的因素,做为一部电影,当脱离了爱情与人性善恶的主题外,如果触及到政治阶级的表现,就注定让所有开始警惕,虽然现在看来这样的主题最终也只是为了烘托人性与社会现实,但在当时甚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时间跨度如此之久且反应阶级斗争并最终展现出结果的电影注定只能不见天日。

在这样一部史诗般的长片中,两个主角一个是地主(农场主)的儿子,一个是农夫(佃户)的儿子,从出身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两人完全处于一个对立的阶级,可身在同一庄园内的两个孩子又岂会因这种身位与地位的悬殊而泯灭儿童的天性,两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逐渐长大的两个孩子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这样的两条道路最终让他们成为两个对立阶级的代表,结局可想而知,友情成为两个人实现事业理想上的一道沉重的伤疤,每一次为了各自的阶级利益产生冲突时,这道伤疤不论两人如何回避却总是无情的再次撕裂,而二十世纪前五十年那样一个时局动荡与阶级利益冲突加剧的年代,最终成为两人人性身上无法卸下的枷锁,永远的被禁锢起来。但人性从未彻底冰冷,在两人内心深处,从出生到成长的那一段友情成为两人心里最温暖的角落,虽然在阶级斗争面前,它永远无法重见天日。

在影片细节上表现上,即使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导演对于性的展示也极为露骨,可以而知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会掀起多大的波澜,但是我一直认为贝纳托.贝托鲁奇对于性的大尺度展示除了无数次击穿社会道德底线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性,这种人性最直白与坦露的表现形式,不仅能跨越阶级、人种、身份与地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任何人面对性的时候,人的需要不仅是原始的而且也是相同的。也许在这点上,贝纳托.贝托鲁奇已经比其它人理解得更透彻。

Jon Oct.31.20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