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009

因为关于爱......

2002年初春的时候,有四个人到了海边。四人中只有一个见过海,那个人站在北海那边枯萎的沙滩上的时候,把对于海的所有想象都遗失了。没能找回来。想坐晚上的船去海南,可是四个人跷课的最长时间没有允许他们这样做,看着在夕阳下等待出发的船,四人难过得差不多是咬碎牙的往城里走着,可是心里却都赌得慌。那天,他们约好,如果有一天再一次见到海的时候,一定在海边打电话通知另外三个人。

而我就是唯一一个在当时见过海的人。

6年的时间,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我看到过海很多次,可是都因为不在国内无法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三个人,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这个约定,只记住了每次看见海时的那种莫名的感动,却再也不知道原因。今天晚上的时候,其中一人从山东打来电话,天已经黑了,可是海浪声却很大,而我却问为什么现在想起来打电话,当听筒边的声音告诉我这个约定时,我才知道其实是我忘记了我们四个人曾经的约定。

那时我想,其实这世界没变,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没变,很多人也没有变,变的竟然只是自己。

重新再看颐和园,竟被感动的一直在发抖。余虹爱周伟,爱得如此的纵容与任性,那种从骨髓里感受到的害怕让余虹根本不敢让这段爱情完整,因为担心周伟变了的极度恐惧,余虹宁愿用一种最残忍的方式来折磨自己和自己的爱情。其实都是极爱了的人。都爱到可以放弃对自己肉体的选择,而两人也都是能从心灵最深的角落来完全体察对方的人,所以也就再无法用语言来沟通和掩饰,两人相对,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只能靠等,等到两颗灵魂重新紧紧相拥的理由。站在海边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话,可是心却被海浪一阵阵拍得粉碎。回到宾馆,当余虹的恐惧再次把自己的灵魂从周伟的身上抽出来时,周伟的心完全被抽干了,但是余虹还有选择吗,如果余虹让自己留在周伟的怀里,余虹永远也感觉不到自己了。当周伟准备从德国回来的时候,余虹手里拿着的像片全都是和周伟在学校里拍下的。李缇的死让周伟知道爱一个人可以没有要求,但也因此而没有选择。李缇的无助感在最后那一刻跃下高楼时也把对整个世界的最后那点希望留给了自己,虽然伴随了太多的泪水,就象她在自己的墓志铭上说的—因为憧景光明也就不会惧怕黑暗。而周伟却因此永无法把自己交给一个爱他的人,不论是余虹还是李缇。

周伟知道,当他最后开着车离开余虹的那一刻起,生活里再也不会有爱情的存在。在这样根本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有把爱情用灵魂永远密封在回忆里。

娄烨坏在于即使把所有爱情所能涉及到的庸常细节都给减了,也还是让观众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看到的全都是血淋淋的场景。令人无助的是他用心拍下的这个故事却因为发生在那一段无法缺失的背景下而成了小众的苦酒。那时我想,也只想着如果我不能理解该有多好,就不会只想平躺着,就这样平躺着,让一切不需再挣扎。

当娄烨披着肉欲的皮来讲述灵魂时,每个人的爱情都被他逼上了绝路。

曾在晓冬的博客里写了纸条,让晓冬可能的话把电影原声发到博客里来。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对背景音乐的心底认同,更因为我绝对相信,晓冬与郝蕾用灵魂拍下的这部电影,面对这样的结局,他们只好也只能刻意地在公众场避免谈论它。

更何况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而言,即使是自说自话的声音稍大了些也会被这个现实给活生生的掐小的。

因为关于爱,我们紧紧抱在一起,因为关于爱,我们得转身离开,因为关于爱,我们只能缄默等待。如果不再关于爱,我们一定要在灵魂被爱吞蚀殆尽前的那一刻再看一眼对方所在的方向,因为那关于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